400-602-1998
中華上下五千年,古人的智慧,在一本本經典中沉積下來。《詩紀》、《禮記》、《論語》……從這一本本經典之中,我感悟到了——惜生命。《周易》之中有這么一句話:“天地之大德曰生”,天地之間最大的道德竟是生存、是生命。正如《莊子》所說:“緣督以為經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養親,可以盡年。”是的,只有生存,才算得上有德性,也只有愛惜生命,才會愛身邊的事物。但有些人卻不會去珍惜他那寶貴的生命。有一個男子,竟為欠債還不上就準備跳樓輕生。這樣就是不應該的了。——貴寬容。孔子說過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正是寬容了每一條河流,大海才如此遼闊;正是因為接納了每一片云彩,天空才如此美麗。寬容也是一個人必須擁有的品德。唐朝的唐臨有一次去吊唁一個朋友時,仆人卻拿錯了衣服,但唐臨去說他今天不宜傷心,也沒有去追究這事了。——尚勇敢。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勇敢,是一種良好的品質,有一個小女孩,在一次廟會中被人別走,但她卻勇敢地與強盜周旋,在他身上留下了記號,最后還機智逃脫,這就是勇在一個小女孩身上的體現。我覺得勇不一定必須要斗歹徒、抓盜賊,而是體現在生活中的每個小事之中。——別善惡。“勿以晉小而為之,勿以善小而不為。”善惡分別是一點點積累的,但是,是不是壞人就一定是不可饒恕的呢?陳寔是東漢人,有一天他看見一個小偷為偷他家的東西而藏在房梁上,他沒有說明,只是召集子孫們說:“不要沾染上那些壞習慣,否則,久而久之,品性就壞了。房梁上的那人就是這樣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相信古人的智慧在現實生活中也能為我們帶來幫助的。